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股东之间发生争议怎么办
分类 公司经营-公司经营纠纷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股东间发生纷争后的解决路径,可供我们采用的解决策略为以下几项:
首先,是依靠公司自身自主解决,也称为“公司自治”。
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公司构建的内部自我调节体系,例如进行定期的股东大会会议,对存在争议的议题进行公开投票,并依据最终的投票结果予以实施;
另外一种方法是召集全体董事出席,考虑是否需要更换现有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财务责任人等等。
其次,我们还可以选择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进行解决。
股东们可以坐下来,理智地探讨彼此的观点和需求,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尽量避免争议升级为矛盾冲突。
最后,若以上两种方法均无法奏效,股东们则有权利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股东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诉讼请求,请求法院对争议的本质进行深入的审理和公正的裁决。
对于股东身份确认纠纷,当股东之间存在以他人名义持有股份的情况,此时需要明确真实的股东身份,就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此外,针对股东知情权和利润分配权纠纷,股东享有查阅公司重要文件,以及参与分红的法定权益。
若这些合法权益遭到某种形式的侵害,股东也应及时主张自己的诉讼权利。
此外,股权转让过程中同样可能出现各种纠纷,例如优先购买权问题或是股权转让协议履行问题等,都有其独特的解决之道。
再次强调的是,当处理这些纷争时,具体的步骤与方法需因案件的千差万别而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