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开庭时说假话怎么处理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开庭时作伪证的相关说明
1.伪证行为的界定:在开庭时故意说假话,这种行为就属于伪证行为。
无论是当事人还是证人,若在庭审中作伪证,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2.刑事层面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作伪证可能构成伪证罪。
司法机关会展开详细的调查核实工作,一旦确定存在作伪证行为,就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要是情节严重,比如伪证行为对司法公正造成极大影响等,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民事层面的后果:在民事诉讼中,作伪证的一方可能遭到对方当事人的反诉,需要承担因伪证给对方带来的损失。
而且,法院也会采取司法制裁措施,例如罚款、拘留等。
4.正确做法:开庭时务必如实陈述事实,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或达到某种不当目的而说假话,不然就要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发生民事纠纷诉至法院,小胡作为小朱的证人出庭。庭审中,小胡为帮助小朱胜诉,故意歪曲事实作伪证。小朱在某些关键问题上也未如实陈述。此行为引发争议,对方当事人提出质疑。

案情分析:

1、小胡和小朱在庭审中故意说假话的行为,符合伪证行为的界定,无论是证人小胡还是当事人小朱,这种行为都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2、从刑事层面看,若司法机关调查核实后确定其作伪证行为构成伪证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按情节轻重判处相应刑期。
3、在民事层面,作伪证一方可能遭对方反诉,承担给对方带来的损失,法院还可能采取罚款、拘留等司法制裁措施。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