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拒执罪立案标准是不是必需拘留后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拒执罪,也就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关于其立案标准,并非一定要先进行拘留。 通常情况下,倘若存在以下这些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就有可能被立案追究拒执罪: 其一,将财产进行隐藏、转移,或者故意对其进行毁损,亦或是无偿地转让财产,又或者以那种明显不合理的低价来转让财产,从而导致判决、裁定无法得以执行。 比如,债务人明明有足够的财产来履行判决义务,却故意将房产偷偷卖掉,使得债权人无法获得应得的赔偿,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拒执罪。 其二,把已经向人民法院提供了担保的财产进行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人民法院的允许就擅自处分这些担保财产。 这就像是在诉讼过程中,债务人提供了房产作为担保,但在判决后却私自将该房产转移或损毁,严重影响了判决的执行。 其三,违反人民法院所下达的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 例如,被限制高消费的人依然在高档餐厅大肆消费,或者购买奢侈品等,这种行为明显违背了法院的限制规定,也可能被认定为拒执罪。 其四,明明具备履行能力,却坚决不按照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去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比如,判决要求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但债务人有能力支付却一直拖延不付,这种情况也符合拒执罪的立案条件。 需要明确的是,这些情形并不以拘留为前提条件。 只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司法机关就会依法进行立案侦查,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判决的权威性。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存在债务纠纷,法院判决小朱向小李支付一笔款项。小朱有履行能力,但他将自己名下的一处房产悄悄卖给小胡,使得判决无法执行。小李向法院反映后,小朱坚称自己没有违反判决,认为不应该被追究责任,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的行为符合拒执罪中隐藏、转移财产导致判决无法执行的情形。虽然他辩称自己没错,但只要证据确凿,就可被追究拒执罪。 2、此案件表明拒执罪立案不以拘留为前提,只要存在相关情形,如小朱这种转移财产行为,司法机关可依法立案侦查。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