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构成刑事犯罪行为的标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区分刑事犯罪行为时,我们通常需要考虑其相应构成元素是否全部具备。
首先是犯罪主体,亦即实际实施犯罪行为的个体,他们必须符合法定的责任年龄要求,且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其次是犯罪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包括故意,也就是直接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对社会的危害结果,并且对此抱有希望或漠视的态度; 而过失则是指应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发有害于社会的后果,却由于疏忽或单纯依靠信仰而未能进行预测,或者在已然预见到却过于自信地认为可以躲避这类后果。 然后是犯罪侵害的对象——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最后是犯罪行为本身及其结果,以及这些行为与结果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等因素构成的客观层面。 举例来说,故意杀人罪这一罪行,主体即为此类犯罪之人必须年满刑事责任年龄,主观上是希望或有意让他人丧失生命,客体即他人权益中的生命权利,而客观上其行为涉及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不当行为,同时对死者造成了生命丧失的严重后果。 不同类型的罪名,其具体的构成要素可能会有所不同。 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从以上这些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以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已经酝酿成为了刑事犯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