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中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有何区别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直接故意,准确来说,乃是行为人清晰了解到其自身行为将引发灾难性结果,且明确期待这一结果出现的心理状态。
其构成要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认知因素,这意味着行为人已经意识到其行为将必然导致负面社会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出危害社会的风险; 其次,意志因素,这表示行为人积极推进可能带来负面后果之行为的发生。 间接故意则属于犯罪故意的其中一个类别,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人明白其自身行为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并预见此结果之发生,虽然他们并未主动去促进这个结果,亦未全力以赴去阻止其发生,而只是持有平静随意的态度,任由事件顺其自然,既非行为上的推动,亦非心理上的抗拒,对潜在的问题采取一种消极面对的方式。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