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伪证罪与妨害作证罪有何区别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伪证罪与妨害作证罪之间的主要差异如下:
首先,它们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各具特点。 前者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使用暴力、威胁、贿赂等非法手段来阻止证人提供证据,或者促使他人进行恶意作证的行为; 相比之下,后者更偏向于把握证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其行为往往针对案件中的关键事实,做出虚假的鉴定、记录、翻译等举动,意图误导其他人或隐藏真实的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伪证罪的构成中,被控人员必须有故意妨碍司法程序的动机,而在妨害作证罪中,要求指使者具备这一意识并不作强制规定。 其次,二者在犯罪行为的地点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伪证罪通常发生在任何场所,只要涉及到需要提供证言的环节即可; 然而,妨害作证罪仅限于刑事诉讼过程中出现。 再次,二者的犯罪主体有着显著的区别。 伪证罪可以适用于任何公民,因此其主体为一般主体; 而妨害作证罪只有以下特定人员才可能涉案: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等。 最后,二者在犯罪故意的核心内容上也有所不同。 伪证罪要求被告必须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干扰司法程序的正常运作,并且故意追求这一效果的产生; 而妨害作证罪则更加侧重于故意制造虚假证据或者藏匿罪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 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