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犯罪中止及犯罪未遂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二者发生的具体时间节点有所不同。
犯罪未遂通常发生在行为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犯罪之后,而在犯罪预备阶段则不会出现犯罪未遂的情况。
然而,犯罪中止则明确规定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实施犯罪预备阶段还是在着手实施犯罪之后,都有可能出现犯罪中止的情形。
其次,导致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在犯罪未遂的情况下,犯罪未能成功实现是因为行为人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所致,犯罪的实际结果与行为人的主观意愿相悖,即行为人原本希望实施犯罪但却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
相比之下,犯罪中止则是由行为人自主决定并主动放弃了当时仍可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行为,即行为人原本能够实施犯罪但却选择了放弃。
这正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所在。
再者,二者的行为结果亦有所差异。
犯罪未遂的最终结果表现为犯罪未能得逞,即行为人未能完成某一犯罪的所有构成要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产生任何损害后果。
相反,犯罪中止则要求行为人必须完全放弃犯罪。
此外,如果行为人能够自动且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那么这种情况便属于犯罪中止中的特殊类型,同时还需要行为人切实有效地阻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所应带来的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最后,在刑事责任方面,对于未遂犯,司法机关可以参照既遂犯的量刑标准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然而,对于中止犯而言,若其行为未给社会或他人造成任何损害,则应当免除其刑事责任;
反之,若已造成损害,则应当减轻其刑事责任。
总的来说,对中止犯的处罚力度相较于未遂犯更为轻微,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励犯罪分子及时停止犯罪行为,以期有效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犯罪活动的侵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