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罪怎么判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在行为人对相关事实毫无知晓的背景环境之下,涉及到的刑罚判定结果主要依赖于其所触犯的具体违法行为及其案件细节特征。
以下将为您详细列举部分可能出现的情景:
譬如同伴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实施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例如将收购来的物品误以为是合法财产,或是无法预料到向山上投掷石块有可能导致他人生命安全遭到威胁等情形,这些状况通常被认为并非属于犯罪行为,因此一般也不会遭受刑事法律的制裁。
然而,若行为人在无知的状态下参与进某些特殊的犯罪行为中,例如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而且情节严重的话,有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惩罚,同时还需支付罚金。
对于那些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转移诈骗资金的行为人来讲,他们通常不会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然而,如果涉及到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这一类案子的话,只有在明确知晓被转移财产来源的背景前提下,才有可能被定位成犯罪行为。
倘若行为人于无知的情况下进行了某一种犯罪行为,但是考虑到具体实况,其行为若被认定为是过失犯罪而并非故意犯罪,那么便可能会得到减轻、从轻甚至是完全免除处罚的待遇。
总而言之,只要在事实上的确是不知情并且法律无法推导出其应该知情的情况,大多数时候这类行为并不囿于犯罪范畴。
然而一旦行为被确认为犯罪,其相应的刑罚处理则主要依靠实际情况对其予以减轻或从轻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8: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