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情节轻微有什么标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情节轻微通常是指犯罪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犯罪者本人的主观恶意程度较浅,以及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不良后果也较为轻微等多个方面。
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列几种情形或可被视为犯罪情节轻微: 首先,犯罪者实施犯罪的动机并不属于极其恶劣的那类; 其次,其所采用的犯罪手法及方式并不存在过于残酷的状况; 再者,由于其犯罪行为导致的实际损害较小,例如说涉及到的经济财产损失并不严重,或者对他人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也是相对较轻的状态; 最后,如果犯罪者能够主动投案自首,或者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线索协助警方破案,那么这些都可以作为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考虑在内。 此外,对于那些初次触犯法律的初犯者,或者偶尔失足的偶犯者,并且他们在接受调查和审判时表现出良好的认罪悔过态度,这些因素也都有助于减轻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
【非刑罚性处置措施、职业禁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