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大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该怎么判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若行为人事先并不知情,那么他们将无法构成本罪,因为在刑法中的相关规定中,行动者必须是明知,或者是应该知道其他人正在使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的事实,并且选择为其提供如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层面的支持,甚至还可能进一步涉及到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协助。只有当此类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会被判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可以附加或者单独实施罚金刑罚。换句话说,我国的刑法对此有着明确而严谨的规定,即仅仅只有清楚地认知到上游供应方已经实施了信息网络犯罪在内的活动,同时在客观实际中也确实存在着协助犯罪的行为,这样才能构成帮信罪。因此,如果你虽然采取了帮助的形式,但是对于为之提供服务的上游供应者是否存在犯罪活动并不知情的话,那就不可能触犯本罪。
此外,若某人明知他所从事的行为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潜在的危害性,然而却依然坚持去进行或放任此事的发展,进而导致了犯罪行为的产生,此时无疑已经构成了故意犯罪。对于这类故意犯罪分子来说,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性的结果,但由于自身的疏忽亦或是对这种预测的麻木导致未能预见到危险,或者是虽然有所预料但又盲目自信可以避免灾难发生,最后终究酿成悲剧,这都属于过失犯罪的范畴。然而具体而言,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也需要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作出最终裁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5: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