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仲裁后公司不赔偿怎么办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仲裁裁决作出后,如企业未能按照裁决书规定的期限履行相关义务,劳动者可在裁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结束之日起两年内,向有权受理执行案件的人民法院提交裁决书及相应材料,请求对裁决事项进行强制执行。
接下来,人民法院将依据裁决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采取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等手段,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强制处理。 对于那些拥有履行能力却故意不予履行的企业,如果其行为恶劣,已经达到了构成犯罪的程度,那么该企业就可能面临刑事法律责任,即涉嫌“拒不执行裁判、裁定罪”。 同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属于应尽之责。 然而,由于某些用人单位的疏忽或其他原因,没有给劳动者按时足额地缴纳社保,并且因为这种行为涉及的社保种类众多,无法通过社保经办部门全部予以及时补充办理,这样一来使得劳动者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因此,当出现上述问题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