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5000元要判几年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对于涉及到公私财物损失超过五千元人民币的案件,国家应当依法予以立案侦查并追究相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而对于数额较大或者另存在其他严重情情节的情况,行为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或者缴纳相应金额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出现其他极为严重的情节,则可能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制裁,必须在监狱中服刑三年以上直至七年以下。
关于该罪行与非罪行为之间的界定标准,依据相关法律规范,只有当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达到了数量较大或者情节比较严重的程度,才会构成犯罪。 所以,如果想要判断某一举动是否属于犯罪,就需要看它是否符合上述条件,即达到数量较大或者情节显著且严重的地步。 进一步地说,情节严重通常意味着毁灭或损坏了重要物品,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或者行为人采取了特别恶劣的方式进行破坏;或者当事人出于某一不可告人的动机等。 此外,本罪和其他各类犯罪,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都有明显区别。 后几种犯罪破坏的对象是具体财产,侵害的是其他独立的权利客体,本法已经为它们分别制定了严格的罪名规定,在适用法律时只应根据本法相关条款判决。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三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