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校园敲诈勒索怎么处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1、若遭受到他人的敲诈勒索,请及时拨打当地警方电话寻求援助。
关于此类犯罪行为的量刑法条如下: 倘若数额特别庞大,或者涉及到其他极其严重的情节,应判处犯人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同时处以罚金惩罚;如数额较大或同样程度的情节出现次数频繁,那么则需判处犯人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且须处罚相应罚金;如仅仅只是数额较小或者出现次数有限的情况,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受到单处罚金或是多种处罚方式。 2、所谓的敲诈勒索,是指个人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来恐吓、威胁或要挟受害者,最终达到占有对方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这一行为。 该项罪行的客体较为复杂,不仅危害了公私财产的完整性,而且对受害者的人身权利及其其他权益都造成了极大的危险和侵害。 这也是本罪区别于盗窃罪以及诈骗罪的关键特征。 在本罪的犯罪行为中,被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私财物,其范围没有明确界定,既包括生活用品,也包含生产资料,同时也涵盖到人身安全、名誉权等人身权益。 本罪的构成要件明确指出,行为人需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威胁、要挟、恐吓受害者,最后逼迫他们自愿放弃自己的财务,以便行为人得以获得财物。 威胁行为并不仅限于言语上的声明,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去传达这种恐吓信息,例如各种威胁手段和行动不用现时实现,只需要能够让被害人感到极度不安即可。 至于威胁的内容和方式更是多样化,既包括了直接面对被害人,也可以选择通过第三方传递信息给被害人。 威胁的目的就是让被害人因恐惧而被迫答应交出财务,受害者可以选择直接交给行为人,也可以因为害怕而默许行为人获得财物,甚至与受害者有关联的第三人也可基于受害者的意愿进行交付财物。 然而,行为人对价值较低的公私财物进行敲诈勒索并且得到取证的,通常不会被视为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