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案怎么定性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对于合同诈骗罪的定罪判断,主要依赖于如下几个至关重要的要素:
首先,犯罪实施者应为普通意义上的主体,既包括已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涵盖了各类合法注册的单位组织。 其次,从主观层面来看,犯罪者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态,并怀揣着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的不良企图。 再者,从客观角度分析,犯罪者在签订及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虚构事实、掩盖真相的手段,从而欺骗对方当事人,获取其财物,且涉案金额通常较大。 例如,犯罪者可能会虚构自己的单位身份或冒充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利用伪造、篡改、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 在自身缺乏实际履行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使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甚至在收取对方当事人所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之后,选择逃之夭夭等等。 最后,犯罪涉及的金额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具体而言,各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总的来说,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需要全面考虑到主客观两个方面的诸多因素。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