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属于骗低保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不属于以下情况是骗低保的行为,具体如下:
(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 骗领低保行为人在采取各种欺骗手段获得资格的过程中,直接体现出了其在主观方面以非法占有公共财产为目的的直接故意,完全符合诈骗罪的主观犯罪构成要件。骗低保严重的属于诈骗,按诈骗罪处罚。 我国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