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什么事才被判处拘役和管制 |
分类 | 刑事辩护-经济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1、关于判处拘役之情形:
(1)针对犯罪性质相对较为轻微的行为进行处罚。 其中,适用率最高的犯罪类型为渎职罪,紧随其后的依次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以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等。 (2)对于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犯罪行为进行惩处。 中国刑事法律法规体系中,除了过失导致他人死亡这一特殊罪名未设定可适用拘役的情形之外,绝大部分过失犯罪均可适用拘役,大约占据了所有过失犯罪的95%左右。 在同一类别犯罪中,能够适用拘役的也往往是那些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犯罪行为。 (3)原本应当判处管制,但因存在从重情节而予以判罚的犯罪行为。 2、关于判处管制之情形: (1)针对罪行性质较轻且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行为进行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行为主要集中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与妨害婚姻家庭罪两大领域,这些犯罪行为的共通之处在于罪行性质并非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 (2)针对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的犯罪人员进行处罚。 管制制度并未剥夺犯罪人员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人身自由加以限制,因此,适用管制刑罚的犯罪人员必须是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的个体,若犯罪人员的人身危险性极大,那么通过实施管制刑罚将很难实现预防犯罪的预期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三条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