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村里拆迁外嫁女有安置房吗 |
分类 | 征地拆迁-拆迁安置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村里拆迁时外嫁女是否有安置房的问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一、户籍未迁出且在本村生产生活的情况 当外嫁女的户籍依然保留在原村集体时,这表明她在法律层面与原村集体仍存在紧密联系。 同时,若她还在本村持续进行生产生活,比如参与村里的农业生产活动,依靠本村的土地等资源维持生活,并且积极履行作为村民应尽的各项义务,像参与村里的公共事务、缴纳相关费用等。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讲,她毫无疑问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这种情况下,她通常应当和其他村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安置权益,也就有资格获得相应的安置房。 二、户籍已迁出或不在本村生产生活的情况 要是外嫁女的户籍已经迁出了原村集体,那就意味着她与原村集体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疏远。 或者虽然户籍没有迁出,但长期不在本村生产生活,也不履行村民义务,比如多年不参与村里事务、不承担相应费用等。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她可能就难以被认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从而难以获得安置房。 具体外嫁女能否获得安置房,还得结合当地的拆迁安置政策以及村集体的相关规定来最终确定。 若外嫁女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是村里的外嫁女,户籍未迁出且在本村参与农业生产、履行村民义务。村里拆迁时,村集体却认为她已外嫁,不给她分配安置房,双方产生争议。而外嫁的小李户籍已迁出,也要求获得安置房,村集体同样未予分配。 案情分析: 1、对于小朱,其户籍未迁出且在本村生产生活并履行义务,从法律角度看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当和其他村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安置权益,村集体不给她分配安置房的做法不合理。 2、小李户籍已迁出,与原村集体关系有所疏远,一般难以被认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所以村集体不分配给她安置房有一定合理性,具体还需结合当地政策和村集体规定确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