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会会员会费缴纳标准与管理办法是怎样的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律师解析:
首先,关于工会会员如何缴纳会费的事宜,有以下几个具体规定:
1)每位工会会员按照自身月工资收入的0.5%比例,即每个月从工资中提取相应金额作为会费,如果当月工资尾数未达到十元的话,则该部分可以免予交纳; 2)对于会员获得的各类奖金、津贴、稿费收入,以及依照劳动保险条例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得到的各项补助费、救济费、退休金、退职金等福利待遇,则无需再缴纳额外的会费; 3)而对于机关部门中的工会会员,他们需要缴纳的是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以及工龄工资; 4)对于持事业单位身份的工会会员来说,则需缴纳职务工资、等级工资; 5)另外,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内的工人会员同样适用上述第四条规则,即需要缴纳其岗位工资与等级工资。 其次,针对工会会费的管理工作,我们也制定了如下详细且严谨的操作过程: 1)坚持经费独立管理的基本原则。 我们将另行设立银行账号,并实施单位内部核算。 工会经费的开支,将由我们的财务主管主席"一支笔"进行审批。 2)坚决遵循遵纪守法的原则。 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的财务政策规定,依法依规确定开支范围及标准,认真落实工会财务制度,严守财政纪律,确保所有的款项都能合理合法地支出。 3)“统筹兼顾、保障重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也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在基层工会经费的管理上,将重点用于维护职工权益、加强职工教育和丰富职工群体活动方面的投入。 4)坚决贯彻超预算管理原则,所有费用都需纳入年度预算编制之中,同时,需依据上级工会的要求,认真拟定和执行本级预算方案。 5)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避免浪费,精打细算,提高经费使用效能。 坚持民主管理,每季度对账务详情进行公开,接受会员的监督,同时也要接受经审会的定期审查。 6)牢固树立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 工会经费不得用于任何非工会活动的开销; 严禁支付任何社会摊派及变相摊派的费用; 也不得担任任何单位或个人的资金拆借、经济担保及抵押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十二条每月缴纳会费的标准是个人工资的前二项(职务或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之和的0.5%,工资尾数不足10元的部分不计缴会费。新来教职工会员每人会费交纳为:(职务或岗位工资+薪级工资)×0.5%×本院工作实际月数。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