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认定赔偿标准多少钱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标准 |
解答 |
律师解析:
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标准会因不同情形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医疗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医疗支出进行报销,确保工伤职工能得到合理的治疗费用支持。 2.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在此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按原标准发放。 一般时长不超过12个月,若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过相关部门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24个月,保障职工在伤愈期间的基本生活。 3.护理费:依据护理等级来确定具体的费用标准,为需要护理的工伤职工提供相应的护理费用保障。 4.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发放,如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85%,并依次递减。 5.因工死亡赔偿:若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获得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等。 具体的赔偿数额要结合当地标准以及个人实际情况来准确计算。 案情回顾: 小朱在工作中受伤,经认定为工伤。治疗期间产生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申请延长。护理需专人照料,定了护理等级。后经鉴定有伤残等级。争议点在于各项赔偿费用的具体计算和时长认定是否符合标准。 案情分析: 1、医疗费用应按实际支出报销,相关票据需真实有效,保障小朱合理治疗费用得到支持。 2、停工留薪期延长需经相关部门确认,若符合伤情严重或特殊情况,最长可至24个月,且工资福利待遇按原标准发放。 3、护理费按护理等级确定费用标准,应确保小朱得到相应护理保障。 4、伤残津贴依据伤残等级发放,需准确核算具体金额。 5、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规定获得相应赔偿,具体数额结合当地标准计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