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帮人家干活受伤了怎么索赔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标准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帮人干活受伤后,可按以下步骤维护自身权益:
1.确定法律关系:明确双方是何种法律关系至关重要。 若为雇佣关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雇主通常需承担赔偿责任。 比如在一些家庭雇佣保姆、工地雇佣工人等场景中,雇主都有相应赔偿义务。 2.收集证据:收集能证明受伤事实以及与雇主关系的各类证据。 像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雇佣约定; 工资支付凭证,证实劳动报酬的支付情况; 还有就医记录,详细记录受伤及治疗情况等。 3.保留医疗凭证:受伤后要及时就医,并且妥善保留所有医疗费用凭证,涵盖医药费、住院费、护理费等各项支出明细。 4.协商与仲裁:主动与雇主协商赔偿事宜,合理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伤残鉴定:若构成伤残,需进行专业的伤残鉴定,明确伤残等级,以此确定具体赔偿金额。 6.注意时效:索赔时要留意诉讼时效,一般从受伤之日起算为一年。 要及时采取措施,合理索赔。 案情回顾: 小朱受雇于小李在工地干活时受伤。小朱认为小李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小李对赔偿金额及责任认定存异议。小朱收集证据、保留医疗凭证后与小李协商赔偿无果,且涉及伤残鉴定及诉讼时效等争议问题。 案情分析: 1、双方为雇佣关系,按照法律规定,小李作为雇主通常需承担赔偿责任。 2、小朱收集的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就医记录等证据,能有力证明雇佣关系及受伤事实。 3、保留的医疗凭证是确定赔偿金额的重要依据,涵盖各项医疗支出明细。 4、协商无果后申请仲裁是合理途径,伤残鉴定能明确赔偿金额。 5、小朱需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及时索赔维护自身权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