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订好了合同违约怎么处理,违约赔偿责任是什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违约 |
解答 |
一、订好了合同违约怎么处理 订好了合同违约应当是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内容来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五百八十五条【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这些规定表明,当事人在对方违约时要求赔偿损失有三种方式: 一是约定违约金,即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的情况向对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在建筑合同中工期延误损害赔偿就属于违约金的一种方式。 二是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二、违约赔偿责任是什么 我国现行《民法典》对违约损失赔偿采用了完全赔偿原则,即违约方对与受害人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全部损失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完全赔偿原则的立法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使违约受害人恢复到合同正常履行所能达到的状态。 这一方面要求给予受害人充分的赔偿,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主要指利润); 另一方面也不支持让违约人承担惩罚性的违约责任。 因此在《民法典》上载明了相关规定: 《民法典》584条规定,违约损失赔偿“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585条规定: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这些规定反映了这一立法精神。 在具体适用法律确定违约损失赔偿额的时候,有下列规则值得注意: (一)主观推测的损害不能获得赔偿; (二)赔偿办法不能导致经济浪费; (三)受损害方本来就不能履行时不能要求赔偿。 日常生活当中,在订立合同完毕之后,就应当严格按照内容来履行自身的义务,必须要讲求诚信,否则的话就需要按照《民法典》的内容对资金进行的赔偿,当然了,如果有约定的话,就是按照约定内容来履行赔偿义务。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您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站的其他普法内容,或者也可以咨询律师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