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认定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认定标准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战场上的友邻关系。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是指在部队中对作战、训练、施工、抢险、救灾等活动及日常行政管理实施组织领导的人员。在本罪中指挥人员则是对作战负有决策职责的领导成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予救援。其动机,有的是贪生怕死,有的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还有的是对上级不满,以违抗命令发泄私愤,也有的是基于狭隘的杀敌复仇心理,不顾全大局、轻举妄动等。 二、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二十九条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对指挥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定罪证据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虽然我国法律制度中有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但在司法实践中,这种犯罪行为非常少见,因为犯罪主体是军队上的指挥人员,所以,这类犯罪行为基本上是由军事法庭审判的。拒不救助友邻部队罪的量刑,最重不超过5年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