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处理医疗事故争议 |
分类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赔偿 |
解答 |
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 1、申请。告知权利: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有三条途径: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争议当事人可自行选择。 提出申请: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的,争议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书》,并提交相关材料。 2、审查。审查人员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1)申请处理的医疗事故争议,是否属于本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 (2)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主体方,是否具备法定的行医资格; (3)医疗事故争议行政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资格; (4)是否符合法定:的申请处理时限; (5)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有无明确的争议相对方; (6)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其他。 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予以签收,并签送受理人员审核。 3、受理。受理人员对申请材料审查,在自收到符合规定的申请10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申请条件的,予以受理,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受理通知》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予受理,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不予受理通知》通知申请人。 4、移交。受理后,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填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移交书》和有关材料交由区医学会组织鉴定,并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受理决定书》通知申请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