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土地转让合同法律规定有效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一、农村土地转让合同法律规定有效吗? 农村土地转让合同是否有效要看情况而定。具体情况是: 其一、农村土地转让合同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之上,就允许土地转让的内容进行约定的,农村土地转让合同有效; 其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农村土地转让合同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二、土地转让的流程 其一、转让方须报材料 1、原土地证或土地证明材料 2、原土地出让合同 3、上缴税务局的土地增值税证明材料 4、土地评估报告 5、图件资料 6、土地转让专项审计报告 7、营业税上缴证明材料 其二、受让方须报材料 1、项目批复原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材料等 3、上缴财局契税证明 4、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符合规划的图件资料 其三、双方共同提供的资料 1、土地转让申请 2、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其四、如改变土地用途,由受让方重新评估,补交差额部分的出让金,契税并办理相关手续 三、土地转让的注意事项 其一、转让合同的形式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签订转让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 其二、国有土地的权属调查和资信能力调查 1、转让合同签订之前,要对转让方的转让主体资格进行核实。转让方须是国有土地使用证上载明的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为国有或集体单位的,应提交有资产处分权的机构出具的同意转让的证明。 2、转让方也要认真审查受让方的资信能力,包括银行资金证明、有无重大债务纠纷等,以免造成土地使用权转让后资金无法收回的结局。 其三、转让价格评估事宜 在转让前,应该对土地转让价格进行评估。因为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市场价格不合理上涨时,市、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尤其是转让方为国有单位时,国有土地及相关资产须经法定估价机构估价,并经国土部门予以确认。 其四、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担保 1、拟转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否存在瑕疵问题,是受让方必须关注的重点。转让合同签订之前,必须去国土部门、房地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核实有无抵押与被采取司法限制。 2、鉴于有无土地权属及相关争议不易调查,加之受让方的履约能力难以判断,应明确双方相互提供担保。 农村土地可以转让,但是转让的相关流程必须要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农村土地转让合同只要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之上,就允许土地转让的内容进行约定的,该合同有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土地转让时,需要注意转让合同的形式、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担保等事项。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