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用人单位变更对劳动合同有什么影响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
解答 |
用人单位的变更分为实质性变更和非实质性变更,这两种变更有什么不同呢?对劳动合同有什么影响呢?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或许很多劳动者都不太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有所帮助。 用人单位变更对劳动合同有什么影响 1、用人单位登记注册事项发生变化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列出四种常见的较为重大的登记注册变更事项,包括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在这些情况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的名称是用人单位区别于其他单位的识别符号,用人单位在设立时必须具备名称并在登记机关登记,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上也需要注明单位名称。用人单位改变名称应当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但无论是否在劳动合同上进行书面变更,均不会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法定代表人是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法人在设立时必须向登记机关登记法定代表人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只是用人单位的内部组织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法》新增加规定投资人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单纯的投资人发生变化只是改变了用人单位的股权结构,并不会改变用人单位的主体结构,也不会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如上市公司的股东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对劳动合同的履行不会产生任何直接影响。所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公司的股东变化、企业的出资人、合伙人变化时,劳动合同的履行都不会受到影响。在用人单位以上几项登记注册事项发生变化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继续履行原合同,不能以此为理由单方变更或解除。 2、用人单位主体发生变更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本文由小编为您整理编辑,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能分清用人单位变更的相关问题。小编在此提醒各位劳动者以后一定要注意是哪种情况的变更,因为不同的变更对劳动者的影响是不同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