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中关于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刑法中关于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50条规定: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 (二)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 (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二、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构成行为有哪些? 1、罪体 主体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主体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 行为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行为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至于具体行为,刑法并未明文列举。因此,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本罪的具体行为。 客体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客体是传染病菌种、毒种。 结果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结果是造成传染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这里的扩散,是指传染病菌种、毒种离开保藏、实验、运输的容器,进入其他范围,在一定区域内传播。后果严重,是指造成不特定多数的人体、动植物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损伤。 2、罪责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责任形式是过失。这里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综合上面所说的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主体必须是从事实施或者是携带、运输的人员;并且在传染的过程中表现的是过失行为,只要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就会构成刑事犯罪,法院在进行判决的时候也会按所造成的情节大小来进行处理,这样才能让违法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该有的代价。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