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的当事人协议解除及因违法行为而解除有哪些规定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一、民法典的当事人协议解除及因违法行为而解除有哪些规定 收养关系可以由收养人与送收养人协议解除。如果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解除收养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协议解除及因违法行为而解除】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解除收养关系怎么确定 经济补偿金实践中,解除收养关系可以按照以下因素确定经济补偿: 1、当地人均消费水平; 2、抚育孩子的实际支出; 3、双方的过错大小等,比如养父母是否虐待被收养人,双方关系恶化的过错责任分配。 所以,根据以上因素确定经济补偿时,还得明确解除收养关系的原因,不管是收养人一方的责任过错,还是被收养人以及生父母的过错,都将直接影响经济补偿金的确定。 并且,解除收养关系后还将产生以下后果: 1、对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近亲属的后果: 收养关系解除后,其权利义务关系即行解除。 2、对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后果: 解除后,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收养关系可以由收养人与送收养人协议解除,但被收养人年满8周岁的,应该应当征得被收养人同意。 如果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解除收养关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