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的诉讼时效法定和时效利益预先放弃无效有什么规定 |
分类 | 诉讼仲裁-司法文书 |
解答 |
一、民法典的诉讼时效法定和时效利益预先放弃无效有什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七条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二、诉讼时效的中止有什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第一百九十九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存续期间届满,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消灭。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财产权中的债权性请求权,对于人身权的请求权、财产性支配权、包括物权和知识产权、抗辩权、形成权、基于投资产生的缴付出资的请求权等权利并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另外,认购人是基于对国家和对金融机构的信赖购买债权的,他的投资具有类似于储蓄的性质,所以由国债和金融债产生的支付体系请求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 如果大家遇到相关问题,欢迎各位读者到进行咨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