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放弃遗产继承有哪些具体规定?
分类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解答

所谓继承遗产的放弃是指继承人不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

由于放弃继承是继承人对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一种处分行为,会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具体规定如下:

1、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时间,应当在继承开始后至遗产分割前。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遗赠。

2、放弃继承的效力,追溯到继承开始的时间。即继承人在遗产分割前放弃继承的,视为其自继承开始就放弃继承权;不但对遗产不享有权利,对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不承担义务,而且对遗产的孳息也不享有权利。

综上所述,合法继承人如果放弃遗产的继承权,可以通过书面确认或者公证形式处置,根据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放弃继承权的人不继承遗产,也就可以不负继承遗产应当缴纳税费和偿还债务的责任,被放弃的遗赠财产,按法定继承办理,如果放弃继承权后反悔,必须具有充分合理的理由,否则法院不予支持。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放弃遗产继承有哪些具体规定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6: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