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认定的标准是怎样的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1、故意罪采用各种手段(如枪杀、投毒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即已经出生、能呼吸的人的生命。

至于该人是婴儿还是大人,是健康的人还是病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在认定故意罪时,要注意区分故意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以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方法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界限。

区分的关键在于前者针对的是特定的犯罪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几个人,而后者针对的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所以,在区分两者界限的时候,必须考察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危及公共安全。

要注意自杀案件的定性与处理。

第一,以暴力、威胁方法逼迫他人自杀或者以相约自杀的方式欺骗他人自杀而本人不自杀的,也应当以故意罪定罪处罚;

第二,诱骗帮助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人自杀的,也应当以故意罪定罪处罚;

第三,实施了刑法所规定的作为或者而造成他人自杀身亡的,应当将他人自杀身亡的结果作为行为人构成的某种犯罪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第四,教唆、帮助意志完全自由的人自杀的,不宜犯罪论处。

还要注意理论上和实际中争议较大的在我国是非法的,司法实践中通常以故意罪定罪处罚。

要注意法定的以故意罪处理的情形。

2、过失罪由于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

如擦枪不慎,走火射死他人。

从危害结果看,本罪与故意罪相同,区别在于主观不同。

同时,过失行为只有已经造成他人死亡时,才构成过失罪;

故意,虽然没有造成死亡,也构成故意罪(未遂)。

如果行为人没有预见而且不可能预见死亡结果的发生,不负刑事责任。

过失致人死亡刑法上另有明确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罚。

如汽车司机开车不慎撞死他人,按交通肇事罪处理。

任何人都不能随意非法的剥夺他人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的权利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一旦侵害了剥夺他人的生命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的程度,判决的量刑也是有所不同的,重者会判处死刑。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9: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