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规定判刑是犯罪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法律规定判刑是犯罪吗? 1、刑事处罚是犯罪。刑事处罚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刑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十二条 主刑和附加刑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 (5)死刑。 刑事案件不一定会被判刑。一个人或者单位进入刑事案件程序的身份,只涉嫌犯罪。经侦查、起诉、审判,认为不构成犯罪的,不判刑,宣告无罪。如果被认定构成犯罪,将被判刑。与此同时,除不认为是犯罪外,还有几种情况不追究刑事责任: 1、犯罪已经过了追诉期限。 2、经特赦免除刑罚。 3、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罪,只有通知才能处理,不予理会。因此,不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因此,刑事案件不一定会被判刑。 刑事案件不一定要判刑。不是所有的刑事案件都要判处刑罚,对于一些犯罪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然后再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因此刑事案件不一定要判刑,对于一些犯罪情节轻微的,是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 二、犯罪既遂和未遂的量刑有哪些 1、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具体量刑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判断。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未遂也应当负刑事责任;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 2、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三、刑事犯罪中的从犯如何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条第1款规定,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刑事犯罪中,对于从犯的量刑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我国刑法对从犯采取必减主义。即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从犯予以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应综合考虑共同犯罪的性质、从犯对犯罪结果作用或影响的大小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形综合量刑; 在刑法分则中,如对一些犯罪中的从犯进行了专项的规定,应当按照专项规定的内容进行量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20条规定, 犯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罪的,对首要分子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在此,积极参加的及其他参加的,就属于从犯,应当在法律规定的刑期内进行量刑。 法律规定判刑是犯罪吗,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当中也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答,因为我们国家刑事法律当中所规定的,经过一个人民法院定罪量刑之后,就是会被判刑。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