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中判刑缓刑怎么执行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刑事案件中判刑缓刑怎么执行? 1、缓刑判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应当立即交付罪犯所在地公安机关执行。 2、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由所在地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即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3、实行亲属责任担保和经济担保的方法,敦促缓刑犯自觉接受改造; 4、回访考察; 5、没有《刑法》规定的违法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公告。 二、缓刑期间需遵守哪些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三、缓刑和取保候审的区别有哪些? 1、程序不同。 取保候审还没有经过法律宣判,有可能免于刑事责任(服刑),缓刑是已经经过法律程序宣判。并有根据法律规定的刑期。 2、执行部门不同。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缓刑法院宣判和服刑部门(监狱)执行。 四、缓刑期间犯罪处理流程有哪些? 1、侦查立案。 侦查机关接受报案人或控告人的举报,或侦查机关自行发现犯罪线索,予以立案侦查。 2、移送审查起诉。 侦查机关侦查终结,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公诉,提交起诉意见书,并附全案证据。 3、提起公诉。 检察院经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案件进行审查,对认为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证据不充分的案件,退回补充侦查。 4、法庭审判。 人民法院受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组织控辩双方对证据进行质证、辩论,听取被告人的陈述,综合全案证据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5、执行。 对有罪的刑事判决,在判决生效后交执行机关执行。执行机关有监狱、看守所、社区、司法所等。 判刑缓刑执行流程有严格的法律依据,一般都是由犯罪分子所在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对犯罪分子进行监督管理的,执行缓刑之前会向犯罪分子宣读相关的法律文书。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拒不接受监督管理,甚至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应依法撤销缓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