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拆迁款纠纷打官司需要多久?
分类 征地拆迁-房屋拆迁
解答

行政诉讼一般就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也就是说最长只能打六个月,所以说这个需要清楚,不要以为行政诉讼就是可以一直打官司的,它是有时间限制的,是不可以超过六个月的。

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在一审案件中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应当在6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行政案件具有行政争议的全部属性。与行政争议相比,只是增加了一项程序,即由国家审判机关立案的程序。其具体表现为:当事人与国家行政机关产生行政争议,向国家审判机关提出起诉,请示解决该项争议,经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审查,认为符合受案条件者,决定立案处理。故此,原行政争议转化为行政案件。行政案件可否构成,是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基础问题,是行政诉讼程序的起端,它决定着行政管理相对人能否享有诉权,国家审判机关是否取得对某一特定案件的审判权。因此,正确认识行政案件的属性,从而判定某一特定行政争议能否立案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问题。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很显然,这四个基本条件也是人民法院审查起诉和受理案件的基本依据。人民法院依此审查,对于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从而判定行政案件是否成立。

行政诉讼相对于刑事诉讼是比较轻的,所以行政诉讼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尽快的做出判决。一般情况,这个行政诉讼是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所以说,最多只需要等待六个月。

在处理行政纠纷的时候,要注意其和民事纠纷处理的方式的不同,比如说,如果是想采取诉讼的方式处理的话,那么首先需要在起诉期内起诉,如果是超过了起诉期没有起诉的话,那么行政相对人就丧失了起诉权,并且人民法院需要在法定的期限内审结。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