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货币供应量 |
分类 | |
解答 |
![]() 货币供应量的中国现状介绍央行2013年3月10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新增贷款6200亿元。2月末,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居世界第一。 央行初步统计,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07万亿元,比2012年同期多228亿元。其中,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200亿元,同比少增907亿元,较2013年1月份环比下降42%。 原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2月新增贷款回落主要是由于当月实际工作天数减少和去年底积压项目在1月基本释放完毕;部分银行存款压力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贷投放。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持续较多,表明经济继续温和回升,企业盈利预期有所改善,当前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为平稳,3月信贷增量将明显回升。 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一般说来,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货币性,随时都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过程,从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支取、随时签发支票而进入流通,因此其流动性也很强,也是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有些资产,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虽然也是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但必须转换为现金,或活期存款,或提前支取才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因此其流动性相对较差,它们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得迅速。 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队、部队、学校等单位。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按流动性标准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对中央银行而言,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提供货币供应结构图,这种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另一方面,分析经济的动态变化,这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通过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观察,中央银行可以掌握经济活动的状况,并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