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签了劳动合同辞职的违约金应该怎样规定的?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
解答 |
一、人事劳动合同违约怎么赔偿 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这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该职工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但是最多不超过12个月。 2、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解除劳动合同。就是劳动者生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用人单位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这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该职工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当发放不低于6个月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赠加医疗补助费,或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换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二、员工签了劳动合同辞职的违约金应该怎样规定的? 辞职一般不需要支付违约金。除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两种情况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法律只是限制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情形,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情形,法律并不限制。当劳动合同约定了用人单位提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情形时,法律并不禁止,用人单位需按约定的数额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综上,在一般的情况下,员工辞职是不需要缴纳违约金的,只有员工在违反了相关的规定才要对该企业进行赔偿。 三、违约金的标准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因此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就应该要懂得相关法律,一旦触犯到了自己的合法利益的就应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不懂得相关法律,自己吃亏了可能都还不知道,所以平时要多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的知法用法。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员工签了劳动合同辞职的违约金应该怎样规定的?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我们还整理了很多其他法律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