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纠纷仲裁期限多长? |
分类 | 征地拆迁-土地征收 |
解答 |
一、拆迁纠纷仲裁期限多长? 1、拆迁纠纷仲裁期限一般是三年 《仲裁法》第74条 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1)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对于已经采取了仲裁方式处理的,不能再就同一个纠纷向法院起诉。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 (1) 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2)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 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二、申请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吗? 1、申请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2、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 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 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三、拆迁补偿合同纠纷如何判决? 1、法院审理拆迁补偿合同纠纷后,可能会判决原告胜诉。 拆迁协议纠纷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具体的案由来判决,一般情况下,判决内容中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判决被告支付给原告相应的拆迁补偿费、判决行政机关撤回具体行政行为等。 2、拆迁补偿合同纠纷可能属于民事、也可能属于行政纠纷。 (1)对于拆迁决定或者拆迁补偿安置裁决不服提起的诉讼,在性质上属于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2)对于当事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后,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裁决。 (3)当事人之间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一方不履行协议或者履行协议不适当的,当事人依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4)对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未经行政裁决,而强行将被拆迁人的房屋拆除的,当事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发生拆迁纠纷后,不一定可以采取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对于纠纷当事人已经提出仲裁申请的,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如果对拆迁纠纷仲裁期限多长存在其他相关的疑问,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