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委托律师处理劳动纠纷的时效规定是什么?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 |
解答 |
一、委托律师处理劳动纠纷的时效规定是什么? (一)仲裁时效的期间及其起算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二)仲裁时效的中断 仲裁时效中断,是指在具备一定的事由时,已经计算的仲裁时效归零,重新起算。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原因有: (1)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2)当事人一方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仲裁时效中止 仲裁时效中止,是指在具备一定的事由使当事人申请仲裁存在障碍时,暂停时效的计算,待上述事由消除后,再继续计算时效。仲裁时效中止的原因有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 在东莞如果双方产生了劳动纠纷,想要委托律师来咨询或者是处理案件的,需要依照当地相关的律师服务收费政策来收取相应金额的律师费。双方如果针对收费的金额以及收费的方式达成一致意见的,必须签署一份书面的委托协议,这样能避免后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二、解除劳动合同有什么程序? 1、合同解除的前置环节。很多国家的劳动立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向劳动者发出解除合同关系以前,要经过一些必要的环节: (1)对劳动者进行批评教育、纪律处分或解除警告等; (2)征求工会或有关职工的意见;向主管部门或行政当局报告并经批准; 2、签订合同解除的协议或发出合同解除的通知。合同的解除一般要由双方当事人就解除的日期和法律后果等依法签订书面协议;一方决定的解除也要由决定方向对方发出书面通知; 3、合同解除的后置环节。合同当事人就合同解除签订协议或发出通知后,依法还要经过以下的特定环节: ①工会出面。工会有权对有关合同的解除发表自己的意见,合同解除方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应当认真研究和对待工会的意见; ②争议处理。若因合同解决出现争议,还需经过调节、仲裁、诉讼或其他的办法来加以处理; ③备案。合同的基础还要由企业报主管部门或行政当局备案。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向单位要求双倍的经济补偿金,还可以去社保机构领取失业金。解除劳动合同的前置环节有两个,首先要对劳动者进行批评教育,其次要取得工会的意见。后置环节有三个,工会可以对劳动合同的解除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合同中出现的争议要进行处理;然后到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委托律师处理劳动纠纷的时效规定是什么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