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帮信罪80多万一般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帮信罪80多万一般怎么判? 帮信罪80多万一般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帮信罪不构成犯罪一般对此采取行政罚款处罚措施就可以了。 1、帮信罪无获利不知情不构成犯罪,不用负刑事责任; 2、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帮助行为,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按照相关规定为他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犯罪提供技术支持等帮助,犯罪数额达到一万元的五倍以上等,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帮信罪和诈骗罪区别是什么? (一)二者侵犯的法益明显不同 诈骗是侵财类犯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帮信罪”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 当提供“两卡”的行为造成了具体法益的侵害时,可能同时构成两罪;而造成的法益侵害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时,则不适合认定为诈骗罪共犯。 (二)客观方面有所区别 对于一般性帮助行为,如提供场所、资金支持的行为,一般认定为诈骗犯罪。帮信罪的帮助行为,限定在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方面。在这一范围,存在两罪的竞合关系。 (三)主观故意的一致性判断 1、帮助行为人与诈骗行为人不存在主观通谋时,可构成帮信罪。 2、犯意联络无法查清或者行为人仅具有间接的故意时,可构成帮信罪。 3、帮助行为人与诈骗行为人存在事前或事中通谋,则可构成诈骗罪。 如事后帮助,则可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或包庇等罪名。 三、帮信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管理秩序。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 2)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 (3)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 (4)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 (5)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6)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7)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本罪。单位也可以成为该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必须以明知他人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违法犯罪为前提。 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是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1)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然实施有关行为的; (2)接到举报后不履行法定管理职责的; (3)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的; (4)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的; (5)频繁采用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的; (6)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 (7)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帮信罪80多万一般怎么判,这个问题在上文当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答。网络方面的犯罪行为是比较多的,明明知道他人正在从事这种犯罪,但是提供帮助的就会构成犯罪。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