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有效的基本条件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法典》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人只有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正确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独立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才能成为合同的主体,其合同行为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 所谓效果意思,是指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内在意思要素。 所谓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并足以为外界所客观理解的要素。 意思表示真实要求表示行为应当与效果意思相一致。 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生效的重要要件。 因为合同在本质上乃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合意,此种合意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律可以产生法律约束力; 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能否产生此种约束力,则取决于此种意思表示是否同行为人的真实意思相符合。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从法律上看,合同之所以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 对合法的意思表示,法律赋予其法律上的约束力,不合法的合同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也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 合同不违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也不得规避法律。 所谓强行性规定,是指这些规定当事人必须遵守,不得通过协议加以改变。 但若仅仅是部分条款违法,确认部分条款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可见,我国法律承认当事人可以依法选择合同的形式。 但是,如果法律对合同的形式作出了特殊规定,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以上知识就是对“一方死亡怎样确定合同效力”这一问题进行的解答,可见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合同有效的基本条件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