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不起诉条件
分类
解答 不起诉条件是指在一定情况下,检察机关决定不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的一种处理方式。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条件包括以下情况:
1. 犯罪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不足以支持起诉的;
2.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轻微犯罪,且情节较轻,并且没有其他追诉条件的;
3. 犯罪嫌疑人有立功表现或者积极退赔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
4. 犯罪嫌疑人因精神病等原因,不能负刑事责任的;
5. 犯罪嫌疑人已被其他国家判处刑罚或者正在执行刑罚的;
6. 其他不适宜提起公诉的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检察机关可以决定不起诉,即不向法院提起公诉。不起诉决定的效力等同于起诉决定,案件也会终结。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起诉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无罪,只是暂时不对其进行追究。

不起诉条件相关词条

  • 不起诉决定

    不起诉决定,是指在查明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具有法定其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时所作的决定。实质上是人民检察院所作的一种终止诉讼的决定。

  • 期限送达

    期限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在法定期限内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

  • 刑事罪名

    刑事罪名,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构成何种刑事犯罪的名称,具体内容在刑法分则有详细描述。

  • 被不起诉人

    被不起诉人,是指因为行为人的行为被认为轻微,所以被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该行为人即为被不起诉人。

  • 审查起诉程序

    审查起诉程序,审查起诉包括程序性审查和实体性审查。主要审查程序包括;1.由案件承办人负责审查案件的管辖、审查随案移送的和证据材料,并作出适当处理。2.审查案件的事实和证据以及的使用。3.复核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和证据。4.审查过程中,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须的证据材料,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补充侦查。5.承办人审查后,应提出起诉或不起诉意见,报刑事检察部门负责审核,刑检部门负责人提出审核意见后,应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

  • 审查起诉期限

    审查起诉期限,一般情况下在审查起诉阶段审限最长为6个半月,改变管辖(包括上报)的案件退补也最多不超过2次,改变管辖(包括上报)的案件审限最长为1.5+6.5=8个月。

  • 提起公诉的期限

    提起公诉的期限,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 刑事回避

    刑事回避,是指当事人可以申请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回避,不得参与该的处理的一种。

  • 辩护与代理

    辩护与代理,辩护人和代理人都是为了维护各自委托人利益而参加到诉讼中,都与案件处理后果没有直接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 提起公诉的条件

    提起公诉的条件,是指人民检察院经过对案件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提起公诉的条件的,应当及时作出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