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根据规定虐待罪主体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自诉 |
解答 |
一、根据规定虐待罪主体是怎样的? 虐待罪主体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对虐待罪的认定标准是: 1、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 2、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 4、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二、虐待罪的量刑依据是什么? 1、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虐待罪告诉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三、虐待罪的定罪证据需证明哪些事实? (一)被告人、被害人的身份; (二)被指控的犯罪是否存在; (三)被指控的犯罪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 (四)被告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有无罪过,实施犯罪的动机、目的; (五)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案件起因等; (六)是否系共同犯罪或者犯罪事实存在关联,以及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 (七)被告人有无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 (八)有关涉案财物处理的事实; (九)有关附带民事诉讼的事实; (十)有关管辖、回避、延期审理等的程序事实; (十一)与定罪量刑有关的其他事实。 四、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有哪些? 1、客体不同。 虐待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 2、主体不同。 虐待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而故意伤害罪体为一般主体。 五、涉嫌虐待罪庭审前法院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一)确定审判长及合议庭组成人员; (二)开庭十日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辩护人; (三)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开庭五日以前提供证人、鉴定人名单,以及拟当庭出示的证据;申请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应当列明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 (四)开庭三日以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 (五)开庭三日以前将传唤当事人的传票和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出庭的通知书送达;通知有关人员出庭,也可以采取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能够确认对方收悉的方式;对被害人人数众多的涉众型犯罪案件,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布相关文书,通知有关人员出庭; (六)公开审理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可见,虐待罪主体比较特殊,目前法律制度中对虐待罪规定的最严厉的刑事处罚标准是7年以下有期徒刑。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