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嫌帮信罪结案的标准是啥?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涉嫌帮信罪结案的标准是啥? 1、涉嫌帮信罪结案的标准可能为公安机关认为案件尚未达到立案的条件,当然这是在侦查阶段可能的结案方式。 刑事案件的结案标准如下: (1)如果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认为案件尚未达到立案的条件,可以做出不予立案的结果来结案; (2)如果是在检察院阶段,检察院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做出不起诉决定来结案; (3)如果到了审判阶段,法院会做出判决来结案。 2、刑事诉讼的完整程序如下: (1)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进行刑事拘留。但要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对被拘留人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2)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提起公诉; (3)法院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已经在起诉书中载明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二、构成帮信罪是否要口头明知? 1、构成帮信罪不一定要口头明知 只要主观上属于明知,那么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明知,都有可能会构成帮信罪。 2、可能会被认定为主观明知的情形: (1)跨省或多人结伙批量办理、收购、贩卖“两卡”的; (2)出租、出售“两卡”(手机卡、信用卡)后,收到公安机关、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电信服务提供者等相关单位部门的口头或书面通知,告知其所出租、出售的“两卡”涉嫌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人未采取补救措施,反而继续出租、出售的; (3)出租、出售的“两卡”因涉嫌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被冻结,又帮助解冻,或者注销旧卡、办理新卡,继续出租、出售的。 三、客观提供了帮助行为就会构成帮信罪吗? 1、客观提供了帮助行为不一定就会构成帮信罪 构成帮信罪必须同时满足: (1)主观上明知被帮助对象存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活动; (2)客观提供了帮助行为 (3)情节严重。 2、对主观明知的理解 (1)由于“明知”属于行为人主观意志,而实践中对于行为人主观是否存在“明知”的证明比较困难。行为人在出售银行卡之初是否具有主观上“明知”故意,估计只有行为人心里最清楚。而人都具有避重就轻的心理趋势,在被抓时,所作口供基本上都表示自己主观上不“明知”,侦查机关所收集的客观证据往往也很难证明行为人主观存在“明知”,所以导致侦查机关一般只能靠“反复”给行为人做口供,最后片面的倚重行为人的口供来证明认定主观“明知”。 (2)行为人对被帮助对象是否实施具体犯罪活动并不是明确知道的,而是凭感觉推测、认为被帮助的对象好像、可能会实施犯罪活动。而司法机关则根据行为人口供,就将行为人的这种可能性的认知与帮信罪中的“明知”划上等号,进而认定行为人构成帮信罪。 帮信案件等刑事案件的结案方式是既定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结案方式。具体涉嫌帮信罪结案的标准是啥,与案件是处于侦查、审查、还是审判阶段有关。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