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公民信息罪一般判多久有期徒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侵犯公民信息罪一般判多久有期徒刑?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有被免除刑事处罚的可能,但是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不属于“情节特别严重”,行为人系初犯,全部退赃,并确有悔罪表现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确有必要判处刑罚的,应当从宽处罚。 二、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哪些? 1、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包括非法出售户籍信息、手机定位、住宿记录等个人信息等。 如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个人户籍、车辆档案、手机定位、个人征信、旅馆住宿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接单后通过微信向上家购买信息后加价出售。 2、此外,以下行为也属于侵犯个人信息: (1)通过互联网非法购买、交换公民个人信息。如加入QQ群,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获取大量车主、新生儿及其父母、小区业主等公民个人信息。 (2)非法提供住宿记录供他人查询牟利。如通过在不法网站下载的方式,非法获取宾馆住宿记录等公民个人信息,并上传至网站收费供他人查询宾馆住宿记录(显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地址、住宿时间等信息)。 (3)非法买卖网购订单信息。 (4)利用黑客手段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牟利。 3、“公民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的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公民个人信息”既包括中国公民的个人信息,也包括外国公民和其他无国籍人的个人信息。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区别是什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区别包括主体不同、客体不同等。 1、主体不同 前者的主体只能是邮电工作人员;后者的主体虽然也可以是利用职务便利开拆或隐匿、毁弃他人信件的邮电工作人员,通常主要是邮电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公民。 2、犯罪对象不同 前者的犯罪对象既可以是信件,也可以是电报或其他邮递物资;后者的犯罪对象则只能是信件。 3、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的客体既包括邮电相关部门的正常活动和信誉,也包括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后者则仅包括公民权利。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要看情节来进行量刑。情节严重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话,那么会被判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如果是行政人员犯罪的话,那么会从重处罚。以上就是关于侵犯公民信息罪一般判多久有期徒刑的相关介绍。看完本篇文章内容,如果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问题,会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