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涉嫌诽谤别人诈骗犯罪吗
分类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解答

一、涉嫌诽谤别人诈骗犯罪吗?

1、诽谤别人诈骗不一定涉嫌犯罪。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2、被诽谤的人可以到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依法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并要求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给予赔偿。要举报他人诈骗需要有相关的证据,无证据或者有证据但是公安机关或者法院不采信,那么也是涉嫌诬告,对方如果追究也会负相应的刑事责任的。

二、诽谤陷害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并由本人向国家机关告发的,达到诬告陷害罪的立案标准。

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虽不是直接向国家机关告发,但采取的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的,也满足该罪的立案标准。

2、诽谤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

二者都表现为陷害他人,主要区别是:

(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3)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后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行为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后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报复的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利用职权、捏造犯罪事实,并向有关机关告发的,完全符合诬告陷害罪的特征,应定诬告陷害罪,不定报复陷害罪。

三、诈骗罪的构成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二)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不管公民是否是诈骗案件的受害者,只要可以拿出相关证据,都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得在没有证据的情形下,就到公安机关报案,以上就是关于诽谤别人诈骗犯罪吗的相关介绍。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