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 |

一、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
《工商行政管理暂行规定》于1995年12月19日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45号公布,1996年12月1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3号修订,根据2011年1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8号公布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修改有关规章的决定》修改。《规定》分总则、组织机构、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行政处罚权限、执法程序、执法监督、附则7章55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性质及基本任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机构,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任务是:确认市场主体资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商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参与市场体系的规划、培育;负责商标的统一注册和管理;实施对广告业的宏观指导;监督管理个体、私营经济,指导其健康发展。 三、我国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所谓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的组织制度。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改善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的要求,本文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提出了其改革的基本思路,完善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强化行政执法,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商行政管理新机制。以期这一思路为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方向。
一、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是以上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领导体制,自1978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恢复以来沿用到今。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现行的体制已难以适应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要求。它的许多缺点逐步暴露出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的权威性。
(一)受地方行政干预过多,难以独立依法行政由于受地方行政干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很难超脱于地方利益之上,在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监督管理职能时,也容易发生偏差。如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压力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能为了本地的利益,不顾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规定,甚至为国家明令禁止开办、不符合产业配置条件的经营主体和生产主体登记发照,从而导致国民经济中某些行业的失控,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经济铁序。
(二)管理上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由于受制于地方政府.一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常常追于地方政府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能很好地做到依法、公正、准确、适时、恰当地实施行政处罚权力。有些地区在打击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活动的案件时,出现了只查远、不查近,“打下不打上,打外不打内,打远不打近”,对己轻处、对外重罚.对内从宽、对外从严,一法两制、唯我所用等不正常现象,从而削弱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统一和完整。
(三)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目前按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体制.往往无法摆脱充当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把已经形成的区域性市场人为地分割成条条、块块。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利益,常常采取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措施,实行“地区割据”、“行业封锁”,使得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受到很大的影响。最主要表现为现行体制中内部职能机构设置不适应。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兵把关,不利于形成管理的合力。结果是各管各的事.互相分割,力量分散,削弱了工商行政管理力度。
鉴于现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已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鉴于此,当前建立有权威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已显得十分迫切。 四、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 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是监管市场和行政执法。主要的职责有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结合辖区实际组织监督实施。 2.核准各类市场主体资格依法核定注册单位名称审定批准、颁发有关证照并实行监督管理。 3.规范市场竞争和交易行为查处垄断、不正当竞争、传销和变相传销、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违法违章行为组织对辖区内各类市场的监督与行政执法活动。 4.监督管理辖区内各类市场查处违反市场管理规定的行为组织监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依照法律、法规,打击流通领域中的走私行为、假冒伪劣和其他经济违法违章行为。 5.监督管理辖区内经济合同和法律、法规授权管理的其他合同查处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的案件,管理动产抵押的登记监督拍卖行为。 6.对辖区内注册商标进行监督管理查处商标侵权行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监督和管理商标印制。 7.监督管理辖区内广告发布和广告经营活动。对在辖区登记企业的广告经营资格进行初审查处辖区内各类广告违法行为。 8.监督管理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参与有关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和规划保护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的合法权益。 9.指导所属事业单位和有关社团组织的工作。 10.承办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工商行政管理的特征 1.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具有综合性 2.工商行政管理的管理领域覆盖整个市场 3.工商行政管理的过程是整体合一的系统管理过程 4.管理程序的规范性 5.管理方式的间接性 6工商行政管理的超脱性 六、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 市场主体准入和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管理,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和保证,是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因此,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整个市场行为,包括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经营的工业、商业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
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主体的大量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都是以行政管理相对人为对象实施的,故行政主体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形成的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关系中的主要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