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借款时效
分类
解答
借款时效是指借款人对于一笔借款的追索权利,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有效行使的期限。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借款时效为三年。
这意味着,借款人在自借款到期之日起三年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索借款,要求借款人归还借款。如果借款人在此期限内未能行使追索权利,则视为放弃该债权。
需要注意的是,在借款协议中,双方可以约定不同的借款时效。但是,约定的借款时效不得超过《民法典》规定的三年。如果借款协议中的借款时效约定超过三年,则该约定无效。
此外,如果借款人在借款到期后,曾经向债权人承认该欠款,并以书面形式表示自己愿意归还该欠款,则借款时效从承认欠款之日起重新计算。

借款时效相关词条

  • 借款担保

    借款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就借款有一定的担保人作保证或利用一定的财产作抵押或质押。如果借款不能按期归还,保证人与债务人处于同样的法律地位而无先后之分,负有连带责任,承担还债责任。

  • 借条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

  • 借款期限

    借款期限,是指借贷双方依照有关规定,或在合同中经双方约定的借款使用期限。

  • 借款利息

    借款利息,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时发生的利息费用,或企业发行债券的利息费用等。

  • 借款纠纷

    借款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债权债务为内容的民事纠纷。

  • 债权债务

    债权债务,是指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及该权利相对应的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债权和债务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 借款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96条的规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又称借贷合同。按合同的期限不同,可以分为定期借贷合同、不定期借贷合同、短期借贷合同、中期借贷合同、长期借贷合同。

  • 不当得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使得他人遭受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

  •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借款行为。民间借贷合同属于借款合同一种。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2: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