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虚假广告
分类
解答
虚假广告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广告宣传中使用虚假事实,误导消费者,对其权益造成侵害的行为。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禁止使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广告宣传。虚假广告违法行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虚假宣传产品性能、功能、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2. 虚假宣传产品的原产地、品牌、价格等方面的内容;
3. 虚假或虚构客户口碑、专家推荐等方面的内容;
4. 虚假宣传产品的效果、疗效等方面的内容;
5. 对竞争对手进行虚假攻击、抹黑等方面的内容。
如果消费者发现企业或个人发布的广告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投诉。企业或个人若被判定存在虚假广告行为,将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1. 可被责令停止广告宣传,并做出公开道歉;
2. 可被处以罚款,罚款金额视情节轻重而定;
3. 可被要求承担消费者的损失赔偿责任;
4. 可被列入企业经营不良信用记录,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

虚假广告相关词条

  • 侵犯商业秘密

    侵犯商业秘密,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 损害商业信誉

    损害商业信誉,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的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 损害商品声誉

    损害商品声誉,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 不正当竞争诉讼

    不正当竞争诉讼,是指因虚假宣传、诋毁商誉和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起的诉讼。

  • 低价倾销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 误导消费者

    误导消费者,是指销售者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或欺诈消费者,影响其购买行为。

  • 冒用标志

    冒用标志,是指伪造或者冒用他人认证标志等的行为

  • 不当促销

    不当促销,是指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促销手段进行促销的行为。

  • 搭售商品

    搭售商品,厂商生产的一种产品只有在与它的另一种产品一起使用时才能发挥作用,厂商要求客户向它而不是向别的厂商购买后一种产品。

  • 限制竞争

    限制竞争,是指经营者单独或者联合实施的妨碍或者消除市场竞争,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