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权
回避权,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及相关人员回避。
问题 | 任职回避 |
分类 | |
解答 |
![]() 一、任职回避的范围任职回避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任职回避的实施和作用的发挥。如果将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的范围定得过宽、过严,那么任职回避就会因脱离实际而无 法实施;如果将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的范围定得过窄、过松,那么任职回避就会因未能全面限制具有某种亲属关系的公务员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而失去实际意 义。 根据《公务员法》第68条的规定着,任职回避的范围主要涉及那些联系紧密,相互之间影响较大的亲属关系。即: (1)夫妻关系 夫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生活为目的依法结合的伴侣。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的双方,互为夫妻关系。夫妻是已婚成年人的亲属群中的重要亲属,是任职回避的首要对象。 (2)直系血亲关系 直系血亲是指生育自己的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他们和自己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包括父母、祖(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子 女、孙(外)子女、曾(外)孙子女、玄孙子女等。由于自然原因,直系血亲一般是指父母子女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 联系紧密,相互之间影响较大,属于任职回避的范围。 (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旁系血亲,是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但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 之间(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或者表兄弟姐妹之间;同源于外祖父母的姨表或者舅表兄弟姐妹之间以及不同辈份的叔、 伯、舅、姨与侄(女)、外甥(女)之间。属于上述范围之列的亲属亦应进行任职回避。 (4)近姻亲关系 姻亲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姻亲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血亲的配偶,即自己的血亲的配偶,如直系血亲的配偶包括儿媳、女婿 等;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兄弟之妻、姐妹之夫、伯母、姑父、舅母、姨夫等;二是配偶的血亲,即自己配偶的血亲,如配偶的直系血亲且配偶之父母、祖父母;配偶 的旁系血亲即配偶的兄弟姐妹、叔、伯、姑、舅、姨等;三是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以及血亲的配偶的血亲。前者如妻或夫的兄弟之妻,后者如儿媳之父母等。鉴于姻亲 的范围十分广泛,《公务员法》规定,需要进行任职回避的人员仅限于相互之间存在着近姻亲关系的公务员,而非所有具有姻亲关系的公务员。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务员法》没有对“近姻亲”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传统习惯,笔者认为“近姻亲”指配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一般与公务员的联系较为紧密,当属任职回避之列。 二、任职回避的程序公务员任职回避按以下程序进行: ①本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任免机关提出回避要求。 ②按管理权限进行审核,需要回避的,予以调整。职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较低一方回避;职务相同的,由任免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公务员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在本部门内无法调整的,与其他部门协商调整;与其他部门协商调整确有困难的,由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任职回避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