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行为
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要件就是衡量一个医疗行为是否是过失行为的标准。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在法理上必须要满足以下4个要件:1.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2.行为人具有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3.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履行注意义务4.行为人没有履行注意义务,行为人的行为只要符合医疗过失行为的4个构成要件,就应认定行为人存在有医疗过失行为。
问题 | 重大医疗过失 |
分类 | |
解答 |
![]() 一、重大医疗过失的类型1.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 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重大医疗过失的处理1.它不属于当事人协调处理的范围(民事责任除外),当事人自行协商无效。当事人协商解决中,医方是解决后7日内履行报告义务,需鉴定的由双方共同委托鉴定。鉴定费由双方协商预交和承担。争议解决前,卫生行政部门并无职责主动处理。对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应在12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调查,并应当进行医疗事故判定或移交医学会鉴定、鉴定费由医方负担。可见,准许当事人对重大医疗过失事件的民事责任之外的事宜自行协调解决,否定了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有悖法意。 2.它不适用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解决的程序。尽管当事人可以据此申请处理,但申请后应适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程序。当事人申请处理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先在10日由审查,决定受理后方才判定或移交鉴定、鉴定费由申请人预交,不构成医疗事故的,由申请人承担。诚然,发生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违反报告规定,患者可以申请处理。但其程序和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却相差如此之大,难以理解。唯一导致区别的原因是医患双方存有争议和不论医患双方有无争议,医方履行了报告义务。医方违法不报告,其义务还更少。于理不通。据此,我们认为当事人申请处理的争议,可能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不应按申请处理程序进行,它不属于申请处理程序的范围。报告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一样是推断属于医疗事故,还需判定或鉴定,这和医疗双方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争议一样。因医疗机构不报告而适用申请程序是没道理的。 3.它同样应适用诉讼优先原则,即凡诉讼中可能处理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不处理或终止处理。但责令医方采取救治措施、对违反报告义务行为的处分等行政专有职权仍应履行。诉讼优先,明文规定适用于当事人申请处理争议的情形。似乎因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而启动的行政处理程序不应终止。但这势必导致对同一问题,不同国家机关同时认定,这是不适宜的。另一方面,医学会对法院已受理的事故鉴定,明文规定不受理,这势必导致卫生行政部门可能根本无法处理。我们认为,因报告而启动的行政处理程序,除专属于行政职权处理的事宜外,应终止处理。 三、医疗事故与重大医疗过失的区别: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条例》第十四条的问题并不是两个概念的重叠,而是概念的误用。《条例》第十四条第1款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但是第十四条是第2章“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中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医疗机构来说的。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事件后,该事件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并没有判断的权力。如果医疗机构擅自判断属于“医疗事故”,最后鉴定下来不是事故,那么医疗机构就有虚报之嫌了。另一方面,如果发生争议后,医疗机构不报(因为此时只能明确是发生了医疗事故争议而不能明确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因此,不能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1款,最后鉴定属于医疗事故,那么医疗机构又有隐瞒不报之嫌,这样看来,医疗机构将处于二难境地。 事实上,严格从法律规定上来说,医疗机构是可以不执行这一款规定的,因而该款内容形同虚设。立法者的本意应该是: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关于重大医疗过失,《条例》没有明确界定这一概念,权且将第十四条第2款列举的3项内容作为其定义。但是我们又注意到这3项内容中除第1项涉及“医疗事故”外,仍然是强调医疗损害结果。如果单纯以结论来论“重大医疗过失”,又失去“过失”的特有含义,因此,对于“重大医疗过失”,应该是由于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的过失(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造成《条例》第十四条第2款规定的损害结果的,属于重大医疗过失。 比照《条例》第二条的规定,重大医疗过失的内涵明显多于医疗事故,外延明显小于医疗事故,是医疗事故的下位概念。在2002年8月《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文件中第4条规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患者死亡、10名以上患者出现人身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逐级报告至卫生部。显然其较重大医疗过失又进了一步,权且称之为“特大医疗过失”。 重大医疗过失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