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违约
根据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程度不同,根本违约又可分为全部根本违约与部分根本违约。前者是指致使合同目的全部不能实现的违约行为,后者则指导致合同目的部分不能实现的违约行为。
问题 | 根本违约 |
分类 | |
解答 |
![]() 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是一般违约的构成要件,加上因违约行为导致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其法律效果是当一方根本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一)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另一方当事人遭受损害。这是构成根本违约的前提。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合同,但另一方当事人并没有遭受损害,便不可能构成根本违约。同样,如果一方当事人遭受了损害,但是另一方当事人并没有违约事实,如由第三人或不可抗力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在此情况下,同样不可能构成根本违约。也就是说,必须是一方当事人有违约事实,另一方当事人蒙受了损害,并且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才是当事人构成根本违约的前提。 (二)损害的结果导致实际上剥夺了受害一方当事人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仅仅由一方当事人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害,还不足以构成根本违约;这种损害还必须导致另外一个结果,即"实际上剥夺了另一方当事人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才构成根本违约。因此如何确定"当事人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成为这一句话的关键。有的学者认为,"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是指重大合同利益,"认定'实质上剥夺的利益'应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受害方损失的严重性,另一方面这种'实质上剥夺的利益'也取决于合同条款的规定,应考虑合同订立的具体情况,评估当事人是否把相关合同条款看得很重要。" 这一论述是很精确的。 (三)违约方对违约结果的可预知性或可预见性也是构成根本违约的要件。违约方在违约时对其违约行为的后果能够预见到将给对方当事人带来重大损害,这种违约性行为才构成根本违约。这虽然是要求违约方在主观上要具备的条件,但并不是要求违约方在违约时一定要"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将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才构成根本违约,准确地说应该是违约方"预见到"或"虽未预见到但应当预见到"的情况下,也构成根本违约。总之,只要违约方在违约时预见到或作为一个正常的贸易一方当事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违约行为将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在此情况下,即构成根本违约。 上述根本违约的三个构成要件中,前两个可以说是客观要件,第三个是主观要件。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必须三者同时具备才能构成根本违约,三者缺一不可。 根本违约的法律后果无论违约的性质如何,受害方均有权依照合同及《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采取合理的救济措施,以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些违约救济措施中,有的仅限于买方或卖方采用,有的则是买卖双方当事人均可采用的,其中包括损害赔偿、实际履行、宣告解除合同、承担利息以及预期违约条件下的中止履行合同五种。 (一)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是公约规定的一种主要的违约救济方式。《销售合同公约》第7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应负责的损害赔偿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他违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赔偿损失的范围,一般包括财产的毁损,减少和为减少或消除损失所支出的费用,以及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但这种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反合同预料到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 (二)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是违约救济方式中最严厉的救济方式,它将对合同双方当事人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当对方当事人根本违约后,守约方可以宣告解除合同。《销售合同公约》第26条规定,宣告合同无效的声明,必须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通知,才开始有效。 (三)承担利息根据《销售合同公约》第78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没有支付价款或其他拖欠的金额,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对这些款项收取利息,而且不妨碍其获得损害赔偿的权利。
根本违约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